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博物馆学非遗(工艺美术)专委会主任。设计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礼仪服装。设计“神七”“神九”“神十一”宇航员舱内工作服、睡袋包、地面保暖装置。2016年荣获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
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2004年成立MAD建筑事务所。 主持设计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及艺术作品,包括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加拿大“梦露大厦”、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文化岛、朝阳公园广场、鱼缸、胡同泡泡。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他RIBA国际名誉会员,2014年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2014世界青年领袖”。他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 2014年12月6日,马岩松荣登《时尚先生》杂志12月刊封面大片“年度先生特辑”。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委科技委绿化林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二十六年,专业成果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主持大型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二十余项,各类设计获奖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00年获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全国绿化奖章"称号。 现兼任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分会会长、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市东华大学兼职教授等、《绿笔采风 Green Highlight》主编。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风景园林专业,工学学士。1983年参加工作,2001年获南京林业大学理学博士。2004年至2006年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博士后。主持项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担任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园林规划设计》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主持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持扬州市等三十余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徐州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浙江下渚湖湿地公园等规划项目五十余项。
德国RSAA设计集团,庄子玉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 师从Bernard Tschumi和Kenneth Frampton。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联合会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特许会员 ,美国绿建协会认证专家(LEED AP)。2018-2019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生国际实验班导师。 2020 Esquire时尚先生/年度建筑师。
gad·line+ studio主持建筑师,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 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积极探索并思考现有体制与社会发展现状下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尝试在责任与立场、当代性与本土化、社会性与专业性、文化在地研究与商业价值挖掘之间实现微妙平衡。 近年来多项设计作品获得包括中国建筑学会一等奖、英国Dezeen Awards最高奖(中国唯一项目)、意大利A' Design Award白金奖(最高奖)、英国Blueprint Awards、美国Architecture MasterPrize,意大利The Plan Award、加拿大AZURE杂志AZ AWARDS、美国Architizer A+Awards、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田园建筑优秀实例、Archdaily中国年度十佳在内的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奖项。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保管部、社教部副主任, 新疆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2021年11月起兼任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参加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定级专家组在新疆博物馆开展的馆藏珍贵文物一级品的鉴定定级工作。独立完成《历史的丰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览》大纲的撰写、展出文物及展板图片的选取,展览布展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配饰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任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兼任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设计指导。 从事文创产品设计、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设计研究十七年,专业成果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项目3项,并有2项获优秀示范奖。在夏布织造、髹饰、刺绣、藤编等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设计以及赋能乡村振兴方面,获得过近十项基金共计70余万元资金的支持。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作为发明人获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学研究方向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图案学》;现担任北京服装学院教学指导委员艺术设计组主任、服装设计表达课程群主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陈列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市教学名师。 2018年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传承与创新应用设计人才培养》2019年,完成北京市高精尖《明代服装基础研究》。2019年荣获《北京服装学院现代服装设计传承与创新教学团队》。2020年荣获首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服装设计效果图”2020年荣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育人团队》。 主要代表性教材与著作10余部,近10年内发表的论文50余篇。
国家一级编剧,小说家、剧作家, 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或省级以上出版社计划内出版书籍长篇小说《林则徐大漠履险》一部、中篇小说《白驼》等五部、短篇小说《流星》等四部、连环画角本《阿凡提哲理故事》一部、新疆地域文化书籍《新疆不是一片云》等十一部、旅游导游手册《吐鲁番导读》一部,其中获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奖一个、国家级奖一个、部委及省级奖四个。
首届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十佳服装设计师, 新疆艾德莱斯研发推广中心设计总监。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 服装与纺织品专业文学硕士,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现任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作为一名新疆本土设计师, 程应奋多次荣获国内服装专业设计类金、银、铜奖,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广东时装周、江苏服装节、亚欧时装周等举办个人作品专场发布会20余场,七次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做以艾德莱斯为主题的作品发布。
现任新疆社科联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新疆大学硕士生导师。 曾在新疆文化厅、新疆文化和旅游厅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国家和自治区级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工作。主要参与组织实施第二届至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 首届、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丽新疆彩车”设计制作等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文化活动,参与新疆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稿起草,在国家和自治区刊物发表文章数篇。
新疆景区协会秘书长。 新疆进藏第九线的策划,勘线,宣传推广在《中自驾地理发表》《新疆进藏第九线》国防公路,红色边疆G219自驾游线路---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线路名称,策划,勘线,宣传推广等。多次参加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级, 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的评定,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定,担任组长,新疆旅游司法调解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参加中山大学《新疆旅游经营管理高级人才》研修班,参加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杭州《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研修班》旅游人才培训。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影像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监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国摄影教育学会会员。2019年、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学)通讯评审专家。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2018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摄影手工制作工艺青年传承人培养计划》、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摄影影像创作观念与现状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研究课题,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作品被国内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等荣誉称号。先后带领22届学生参加国内外专业赛事217项,5413人次的获奖。其中包括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砳砳”、 德国红点至尊奖、青海湖吉祥物“蓝嘟嘟”。撰写著作、教材20部,获批北京市优质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以及“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泰国东方大学博导。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博学位论文评议专家,中宣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 “一带一路”民族艺术教育联盟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委会委员,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担任多个国内外设计竞赛评审。 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6项,出版有《传统图形视域下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研究》、《环卫车辆外观色彩设计研究》等学术著作5部, 发表CSSCI检索、北大核心等各类刊物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创作设计作品服务于北京2022冬奥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多项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作品参展国家形象艺术设计邀请展、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意大利米兰设计周等几十项国内外展览。
先后就读于长安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依次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兼《缤纷》、《图像建筑》、《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会的成员。曾在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建筑人物”做专栏策划。1999年5-8月曾任《中国合作新报》专栏作者。主要建筑作品有红砖美术馆、清水会馆、红堡、上海青浦镇港监站设计、水边宅、小岞美术馆。出版书籍有《文学将杀死建筑》《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院红砖美术馆》《现当代建筑十五讲》《天堂与乐园》《玖章造园》《园林与建筑》等。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988年、2000~2001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建筑师》杂志社编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主要成就2017获意大利弗洛伦萨国际设计周优秀设计奖。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地理学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研究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资源定量评价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编著的《旅游地理学》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主持湖北省、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林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学习,1985年至1988年,在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1988年至1991年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1991年至2000年任副教授,1996年9月至1997年6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Auburn大学建筑学院访问。1993年1月至1993年9月任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正处级),1993年9月至2006年任园林学院副院长(正处级),2006年至2016年任园林学院院长。 2016年6月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科研、外事、体育工作。分管科技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联系园林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作为访问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执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设计硕士。2005年创建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朱锫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被英国The Architectural Review评为“未来建筑奖”,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纽约分会荣誉奖,荣获中国建筑学会“1949-2009建筑创作大奖”,被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评为“全球设计先锋”及“中国建筑奖”,被美国赫芬顿邮报选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5位(50岁以下)建筑师之一”,被香港DFA评为“亚洲最高荣誉设计大奖”,“亚洲文化优异设计大奖”,被国际建筑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设计特别奖”。深圳OCT展示中心被ArchDaily评为21世纪20座经典博物馆之一。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多方位地进行相关设计实践与研究;先后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全国最有影响力中青年设计师、全国杰出青年室内建筑师、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建筑师。设计作品曾获“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入选奖、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大奖赛入围奖、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奖、广州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广州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研究成果及创作获邀参加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13上海设计艺术展、2017、2013深圳香港建筑双城双年展、2014年上海双年展; 2011年主持策展“速递广州:都市的景观与影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员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率先开辟了景观规划设计学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高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以及工程实践,创立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提出了《CQE人类聚居环境工程体系》以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景观与旅游AVC三力理论, 最新研究理论:旅游规划3S+3L理论。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导,迄今发表《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专、译著13部,论文300余篇;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部委科研项目5项,以及100多项景观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
马赛现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先后参与北京夏季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及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设计工作,与团队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道具的设计工作;担任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开幕式视觉造型总设计;2022年主持完成北京冬奥会鸟巢中心区及延庆、张家口赛区场外火炬台设计。2009年,担任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专家组成员;2019年担任“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广场专家组组长。2016-2021年相继带队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的部分重要的纪念品设计。
东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副院长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工艺美院非遗时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服饰学会副秘书长;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民革上海市委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纺织设计协会外籍会员;上海市“设计之都”重点项目海派时尚(面料)流行趋势负责人;《流行色》杂志编委;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特聘专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收录专家;全国艺术科学专家信息库收录专家;优衣库专业解析长期合作专家; 在专业学术及设计方面,以其独特的“道、理、法、术、势、器”政治时尚学和“纺织品数字化艺术设计及理念”驰骋业界。 倡导并实践中国的时尚中国人做主,中国的时尚需要中国理论开创与建设。中国时尚不仅解决中国时尚发展的问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特色的国家和民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赵超博士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格里菲斯大学、香港设计学院等国内外设计院校担任客座研究员或教职。他获中国政府国家优秀海外留学生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澳大利亚政府“澳中校友杰出成就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等奖项的表彰。赵超博士致力于推动设计的全球化推广,在国内外众多行业协会与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他当选为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仿真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他是俄罗斯创新设计奖、亚欧设计奖、戴森设计奖、红星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首都科技支撑项目、台湾金点设计奖等众多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的专家评委。作为策展人,赵超博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文化中心、比利时布鲁塞尔文化中心、日本仙台媒体中心、阿联酋迪拜设计周、俄罗斯叶卡特琳堡工业博览会等文化场馆和活动中策划艺术与设计展,积极促进设计的国际推广。
国家一级服装设计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第六届中国时代卓越艺术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历经百年非遗楷模奖;丝路霓裳服饰品牌创始人。举办了新疆历史上第一场服装设计师专场发布会,第一次将新疆服饰文化及设计师个人专场发布会带入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办了《丝路霓裳》、《牧歌草原》、《龟兹丽人》、《五星出东方》四场专场发布会,获得第13届、17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在政府举办的“艾德莱斯出天山”活动中,将艾德莱斯服饰文化再次带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大时装周,并获得成功。领衔完成了《我们新疆好地方》、《洒满阳光的新疆》、《天山礼赞》、《天山彩虹》、《美好家园》、《在那遥远的地方》、《花漫天山》、《大美新疆》、《达坂城的姑娘》、《疏勒之恋》、《新疆礼赞》、《新疆是个好地方》、《阳光照耀天山》等数百场艺术晚会的服装设计,先后数次获得全国、全军服装设计金奖和一等奖,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她创新设计的生活时尚获全国金奖,旅游工艺品获自治区创意大赛金奖,被乌鲁木齐市授予“技能大师”称号;她创建的丝路霓裳服饰连续两届评选为“新疆十大民族品牌”,创办的企业被自治区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青设赛”QQ频道
“青设赛”微信公众号
“青设赛”新浪微博